联华证券炒股_证券配资网_配资炒股网

股票配资平仓线 两子一孙为革命牺牲,李漱清老人想坐飞机,毛主席:我来想办法_毛宇_邹春培_毛麓钟

发布日期:2025-04-21 22:07    点击次数:53

股票配资平仓线 两子一孙为革命牺牲,李漱清老人想坐飞机,毛主席:我来想办法_毛宇_邹春培_毛麓钟

关于毛主席成长路上遇到过的良师益友,老覃在昨天写的《两个儿子被枪决,老同学进京诉苦,毛主席调查后答:处理是应该的》一文中提到了文正莹、邹春培、毛宇居、毛岱钟、毛麓钟、谭世瑛以及李漱清等人。

其实,严格地说,李漱清没有正儿八经地给毛主席上过一堂课,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老师。

但是,毛主席认为,李漱清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影响巨大,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对待,始终以师礼事之。

事情是这样的,毛主席自小在外婆家长大,文正莹是他的二舅,看他聪慧,就教他读书识字外,还抽空教他一些古诗,算是他的塾前老师。

邹春培是毛主席正式入私塾后的第一位老师,是真正的破蒙老师。他在南岸私塾执教,教了毛主席两年,感觉到这位学生才思敏捷,前途不可限量,而且求知欲望很强,自己知识有限,满足不了他,于是找到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,坦承相告:“润之现在的才学比我还高,你必须尽快给他找更高明的先生,不要耽误了他。”

展开剩余86%

毛主席随即离开了南岸私塾,先后在堂兄毛宇居、堂伯毛麓钟的私塾里就读,但只也读了三年多——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认为他已经认识了足够多的字,也会敲算盘算数了,可以回家帮忙干活了,就剥夺了他读书的自由,让他辍学回家务农。

少年毛主席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心爱的课堂,回家挑粪种田。

老覃昨天写的《两个儿子被枪决,老同学进京诉苦,毛主席调查后答:处理是应该的》以及更早一些时间写的《青年毛主席曾发“帖子”征友?征到“三个半”朋友是怎么回事儿?》《毛主席回家乡宴请父老,要开席了,突然说要等干娘,大家面面相觑》《他比毛主席大九岁,力助毛主席上学,去世时,毛主席写:九哥千古》等文章里说了,到了1910年,毛主席被父亲勒令到湘潭一家米店去做学徒时,毛麓钟、毛钟楚、毛宇居、文正兴、文运昌、王季范等人一起到毛主席家,共同说服了毛顺生,毛主席这才获得重返学堂的机会。毛主席当时报考的是湘乡的东山学堂,又得到了东山学堂堂长李元甫、东山学堂的先生谭咏春的呵护和栽培,最终走出了韶山冲,去了省会长沙,走向了更大的人生舞台。

那么,从辍学后到1910年这段时间毛主席有没有荒废了学业呢?

没有,因为,他遇上了李漱清。

李漱清是湘潭李家屋场人,比毛主席年长了19岁,毕业于湘潭师范和长沙法政专科学校。原本,以他的文凭和才学,是可以在长沙混上个一官半职的。但他痛感世风日下,看不惯官场污垢,回到了韶山李氏族校执教,过起了半隐半居的生活。

不用说,李漱清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,他的才学比起文正莹、邹春培、毛宇居、毛岱钟、毛麓钟这些野路子出身的塾师强太多了,而且,他的思想“激进”,忧患时世,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。

在李氏族校教书期间,他干了几件在当时非常震撼人心的事——主张拆祠堂、毁庙宇、办学堂。

老覃在这里补充一下,李漱清家与毛主席家仅距几华里,即李漱清的这些“壮举”,也震撼到了少年毛主席。

少年毛主席觉得这位老师的举动很对自己的心思,就在劳动结束后跑到李家屋场找李漱清求教。

李漱清也早听说了上屋场毛家的“石三伢子”读书非常聪明,但被家长强行中止了学业,非常惋惜,看见这个“石三伢子”主动跑自己家里来求教,非常开心,就和他海阔天空地畅谈。

这一长一少,一师一生,互相欣赏对方。

到最后,李漱清告诉毛主席,自己很乐意把自己懂的东西倾囊相授,和毛主席约定:只要自己散学了,而毛主席又完成了家里的农活,随时欢迎毛主席登门拜访。

毛主席当然是求之不得。

就这样,两人一个教得认真,一个学得刻苦,即毛主席在辍学期间并未耽误了学业,这也是他在投考东山学堂时,文采飞扬,惊艳到了东山学堂堂长李元甫、东山学堂先生谭咏春的原因。

最主要的是,毛主席受李漱清的影响,心忧天下,不但萌生了强烈的救国思想,后来还将救国付之以行动,最终领导广大人民缔造出了一个新中国!

1936年,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访问时,曾感激万分地回忆起自己李漱清的师徒情谊。

毛主席还特别提到,李漱清给他推荐了一本名为《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》的书,他说,自己正是读了这本书,才“开始意识到,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

毛主席后来参加革命工作,李漱清认为这个学生做的是自己一直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,非常欣喜,全力支持,先后送自己的四个儿子、一个孙子追随毛主席参加了革命。。

这其中,他的长子李耿侯、次子李贡侯以及孙子李德深都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了。

亲人牺牲,是令人悲痛的,但也是光荣的。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了,李漱清认为,革命先烈的牺牲是值得的。

在该年11月,他收到了毛主席写来的问候信,犹为欣慰。

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在1952年7月和8月,毛主席连续两次写信邀请他和毛宇居、邹春培之子邹普勋,一同结伴到北京来“住一至两个月”。

于是,在这一年的9月份,准备去北京喽。

李漱清高高兴兴地置办了一身新衣服,一双新鞋,挽着毛宇居和邹普勋的手,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中离开了韶山。

到了长沙,会合了湖南一师校长张干、历史教员罗元鲲,一共五人,改乘坐火车,感觉像在飞,于9月26日抵达北京,在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!

毛主席热情地和众人握手,在和李漱清握手时,有些惊喜地说:“太好了,您老人家还是这么健旺!”

晚上,毛主席在家里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师友,虽说都是些家常菜,但毛主席说这是“谢师宴”,意义就重大了起来。

李漱清名为毛主席的老师,但和其他几位相比,只能算是私交的“补习老师”,不免有些拘谨。

细心的毛主席看破了他的心事,频频举杯向他敬酒,推心置腹地说:当年你主张拆祠堂、毁庙宇、办学堂,给了我很大的震动,后来你指导我写文章,讲救国的道理,更是影响了我一辈子,你是我尊敬的老师,这杯酒,是专门敬你的。

毛主席的话,像一股暖流,涌进了李漱清的心坎,他非常舒服,非常受用,嘴里虽然一直说“不敢当”,但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把酒一饮而尽。

饭后,毛主席又陪大家一看参观北京城,一起看电影。

国庆节,毛主席还安排他们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。

不用说,这次在京城盘桓的48天,是李漱清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。

准备回家了,毛主席让人给他们每人订制了一套毛衣裤、一套料子衣服、一顶鸭舌帽子,另外再送100元钱。

可以说,这次北京之行,大家是满载而归。

但是,几位老人还是感到有些美中不足。

那就是,在国庆观礼时,看着飞机在天空飞过,大家都感叹说,现在是年纪一大把了,但从来没坐过飞机。

所以,临行前,几个老人你一言、我一语,都说想坐一次飞机再回去。

李漱清也说,如果能坐一回飞机,这辈子就值了。

最后,由李漱清执笔,郑重其事地给毛主席写请求报告。

毛主席看了报告,笑了,对他们说:这事情有点难办,但我来想办法,务必满足你们的请求。

在毛主席的安排下,几位老人得偿所愿地登上了民航飞机,在北京上空飞了一圈,尽情俯瞰了一番首都和长城的风光。

李漱清回到韶山后不久股票配资平仓线,被湖南省文史馆聘为馆员,一直工作到1957年2月去世,享年83岁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



Powered by 联华证券炒股_证券配资网_配资炒股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